顛覆迷思:每日兩顆蛋不致使壞膽固醇升高 控脂背景下更見益處

顛覆迷思:每日兩顆蛋不致使壞膽固醇升高 控脂背景下更見益處

關於「吃蛋會讓膽固醇飆高」的長年爭議,最新臨床研究給出更細緻答案。綜合外電與期刊資料指出,在低飽和脂肪飲食的前提下,每日攝取兩顆雞蛋,並未使低密度脂蛋白(LDL)上升,甚至呈現下降趨勢。換言之,飲食型態與脂質結構比單一食物更影響血脂變化,不能簡化為「吃蛋=壞膽固醇增加」。

專家提醒,整體飲食仍是關鍵:減少加工食品與反式脂肪、提高不飽和脂肪與膳食纖維比例,並搭配規律運動與體重管理,對心血管健康更具決定性。雞蛋本身提供優質蛋白、葉黃素與膽鹼等營養素,若烹調方式以水煮、清蒸、少油為主,更能兼顧營養與脂質管理。

臨床證據也指出,膽固醇攝取與血中膽固醇濃度之間並非線性關係;個體差異(如遺傳、代謝型態、胰島素敏感度)會影響反應幅度。對血脂異常或三高族群,建議在醫療專業指導下調整總熱量、脂肪與碳水比例,並追蹤數值變化,以動態修正方案。

總結來看,「情境」比「食物」更重要:在健康餐盤與活動量充足的背景下,適量吃蛋不必過度擔心;但若伴隨高油炸、高糖飲食與久坐生活,即使不吃蛋,血脂也可能走樣。理性面對營養科學,避免單點放大與過度恐慌,更有助於長期心代謝風險控制。

新聞來源:自由健康網

相關連結:

發布日期:2025-10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