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頁   關於我們   線上留言  

標題:友善農耕 每年百億推綠色環境給付

內容:

 

 

友善農耕 每年百億推綠色環境給付

  
因此吸引到保育類動物「台北樹蛙」。(謝震山提供)

因此吸引到保育類動物「台北樹蛙」。(謝震山提供)

2023/12/02 05:30

 

6年來逾43萬公頃農地加入 28萬人受惠 相關產值達342億

 

〔記者吳柏軒/台北報導〕為了避免化學肥料及農藥衝擊生態,以及解決稻作生產過剩等,農業部二○一八年起推動「綠色環境給付政策」,鼓勵有機友善農耕、轉作雜糧等,更鼓勵農友保護瀕危物種,至今參與面積已逾四十三萬公頃,每年投入百億元補助,如有宜蘭筊白筍農友就投入復育稻田魚「青鱂」等,更促成今年濕穀產地價創歷年新高。

 

避免化肥及農藥衝擊生態 守護農田

 

農業部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昨日表示,農業面臨多項課題,化肥及農藥衝擊生態,稻米生產過剩,生態亟待保育及農地遭變更使用等,六年前開始推動綠色環境給付,鼓勵有機友善栽種、獎勵稻田轉作其他雜糧作物、生態服務給付等,如今成效漸彰,參與農地面積已逾四十三萬公頃,廿八萬多名農民受惠,相關產值歷年成長近十倍達三四二億元。

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表示,該政策盼守護台灣農地,維護農地品質、自己更期待恢復過往生態,目前每年約一百億多元預算補助,要讓國土綠網擴大,使農民收益增加、保護糧食安全,呈現生態服務價值。

 

水田種植筊白筍 「農三代」打造友善環境

 

宜蘭縣「農三代」謝震山則為了復育家鄉雙連埤的台灣原生魚種「青鱂」(俗稱稻田魚),因而開始水田種植筊白筍,友善耕作下,成功打造出良好環境保種,更吸引到其他保育類動物如台北樹蛙、柴棺龜等;謝說,期盼打造更多生物多樣性。

新竹縣新豐鄉農友劉政雨則參與有機產銷履歷,劉表示,因不能施肥與灑農藥,故降低每公頃水稻秧苗密度,但仍可達優良米品質,也鼓勵其他農友支持有機產銷;台南市麻豆區農友呂登和則說,祖父輩起三代務農,已見證嘉南平原發展,參與了一期休耕、水稻轉作雜糧等政策,如今種飼料玉米、高粱並大規模採收,親見綠色給付增加農民收入、提升生活水平。

 

稻作產業成功轉型 濕穀產地價創新高

 

陳駿季也表示,透過多年實施的「稻作四選三」、「大區輪作」等,已讓稻作產業成功轉型,今年二期作的濕穀產地價格來到每百台斤一二五○到一二八○元,創歷年之最,且並非公糧保價提高,而是民間糧商收購了占總數逾七成的米。然而外界憂明年大區輪作暫停,恐致稻米量增價跌,陳說,估約二萬公頃的半數可能加入增產,會與農民溝通,也會努力讓明年產地價維持千元以上。

宜蘭青農謝震山復育台灣原生魚「青鱂」,並在自家水田種植筊白筍,透過友善耕作,還原自然生態」。(謝震山提供)

宜蘭青農謝震山復育台灣原生魚「青鱂」,並在自家水田種植筊白筍,透過友善耕作,還原自然生態」。(謝震山提供)

農業部推動「綠色環境給付」政策,其中針對稻作生產過剩,鼓勵農友轉作其他雜糧作物,加上稻作四選三、大區輪作等,如今有效讓稻作產業轉型,今年濕穀產地價格創歷年新高。(記者吳柏軒攝)

 

 

相關連結:https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paper/1618460

發布日期:2023-12-02

©  樂傑提斯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    Design: 樂傑提斯有限公司